自然生长·课堂|“自然生长”理念下课堂教学范式构建专题研究(五)
更新课堂理念 助力生命“滋荣”
——“自然生长”理念下课堂教学范式构建专题研究(五)
为了进一步促进世茂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,推动“滋荣”语文课堂建设,3月31日下午,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课程专家黄伟教授开设了一场名为《自然生长理念下“滋荣语文”课堂教学模式建构》的专题讲座。
黄教授从哲学主题、功能目标、结构程序和操作要领四个方面展开了讲解。“滋荣语文”课堂是以“自然生长”理念为根基的,每个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,“自然生长”就是让他们滋养繁荣起来,长成参天大树。
在这种理念下孕育出来的“滋荣语文”课堂教学模式有什么特点呢?黄教授和刘博士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了归纳。一是彰显教学主体的生命性,用一个传统的词语来表示,就是“教学相长”。“滋荣语文”课堂应该是师生相互促进,共同成长的,学生从教师这里汲取知识,教师也要从学生那里得到启发,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。二是重视教学目标的生长性,这里的“生长”指的是知识增长、能力提升和情感升华,主要是针对学生来说的,一般来说,如果一个学生在一节课后有这几个方面的体现,那便是在“生长”。三是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性,教学时要注意将学习内容与已有经验相联系,这个经验既可以是生活经验,也可以是学过的知识。四是突出教学过程的生成性,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个体可以采用不同方式来实现既定目标。
至于如何建构自然生长理念下“滋荣语文”课堂教学模式,黄教授认为由四个阶段构成。首先是创设主题情境,情境创设要能够激励学生去提问,而不是一直由老师提问,这个阶段指向“滋味、向荣”;其次提出进阶任务,形成问题链,但任务要循序渐进,有层级,学生拾级而上,不可操之过急,且问题之间要有关联性、递进性,这个阶段指向“滋生、显荣”;接着是言语实践,即阅读、表达、梳理,指向“滋长、开荣”;最后是表现性评价,指向“滋养、繁荣”,要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或策略。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,专家团队的“加持”让我们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,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,在未来,我们还要立足实践,在课堂中深耕“自然生长”理念和“滋荣语文”范式,让童学园里的每一个孩子从一棵棵小苗,长成大树高高,从课堂的怀抱,向世界起跑。
用户登录